作为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检测依据,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资质的软件检测机构在Web兼容性测试中遵循严格标准(依据GB/T 25000.51-2016等国家标准),覆盖多维度验证场景,确保网站在复杂环境中的稳定运行。以下是其核心测试内容:
一、多平台与操作系统的适配性
操作系统兼容性
测试网站在不同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Linux、Android、iOS)及版本中的功能与显示一致性。例如:验证页面在Windows 11与macOS Ventura下的布局是否错位、功能是否失效。
硬件设备适配
覆盖不同处理器(如ARM架构的M系列芯片)、内存配置及显卡性能的终端设备,确保低配置设备仍可流畅运行。
二、浏览器兼容性:核心测试维度
主流浏览器验证
针对Chrome、Firefox、Safari、Edge等浏览器及其前2-3个历史版本,测试以下问题:
渲染差异:CSS样式错位、JavaScript执行错误(如ES6语法兼容性);
功能异常:表单提交失败、Cookie失效、动态加载内容阻塞。
内核引擎专项测试
如WebKit(Safari)、Blink(Chrome/Edge)、Gecko(Firefox)的解析差异,避免因引擎特性导致的功能缺失。
三、响应式设计与多终端适配
分辨率与屏幕适配
测试不同分辨率(如4K、1080P、720P)及设备尺寸(PC、平板、手机)下的显示效果,重点验证:
响应式断点(Breakpoint)是否触发;
横竖屏切换时布局是否自适应。
交互兼容性
触控设备(手机/平板)与键鼠设备的操作差异,如悬浮(Hover)效果在触屏是否可用8。
四、网络与数据环境兼容性
弱网与高延迟测试
模拟3G/4G/5G网络环境,验证页面加载策略(如懒加载)、超时处理及核心功能可用性。
数据迁移与版本兼容
低版本数据文件能否在高版本系统中正确解析;
数据库兼容性(如MySQL与Oracle的数据迁移)。
五、自动化与人工验证结合的方法
自动化工具覆盖广度
使用Selenium、BrowserStack等云平台,批量执行多浏览器+多设备组合测试,通过图像比对(OpenCV)识别渲染差异。
人工深度验证
测试工程师在真实设备上复现核心用户路径(如登录-支付流程),确保交互逻辑无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