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第三方兼容性测试的具体测试项有哪些?具体测试项
1. 安装、运行与卸载
安装: 在不同系统、不同存储空间下能否成功安装、升级、覆盖安装。
启动: 首次启动、冷启动、热启动的时间和在各种设备上的一致。
卸载: 能否完全卸载,不留残余文件和数据。
2. UI与布局适配
屏幕适配: 在所有目标屏幕尺寸和分辨率上,UI元素是否布局正确,无错位、重叠、截断。
字体与缩放: 调整系统字体大小和显示缩放比例后,应用布局是否正常,文字是否被截断。
横竖屏切换: 切换时应用是否响应迅速,布局是否正确,是否会崩溃。
异形屏适配: 刘海、水滴、挖孔屏区域的内容是否被正确避开。
3. 功能与性能
功能路径: 在所有目标设备上,主流程(如注册、登录、浏览、下单、支付)必须畅通无阻。
性能基准:
CPU占用率: 在执行关键操作时,CPU占用不应过高。
内存占用与泄漏: 长时间使用或执行特定操作后,内存不应持续增长导致OOM(内存溢出)崩溃。
功耗: 应用不应导致设备异常发热或电量快速消耗。
流量消耗: 在移动网络下,应用的数据使用量应在合理范围内。
中断测试:
来电、短信、闹钟、低电量提醒等系统事件中断应用时的行为。
应用切换到后台后再返回时的状态恢复。
4. 系统兼容性与权限
权限管理:
动态权限申请(在Android 6.0+/iOS)是否正常。
用户授予或拒绝权限后,应用行为是否合理。
在厂商定制ROM中,特殊的权限管理(如自启动、关联唤醒、后台弹出界面、电池优化忽略列表)是否生效。
文件存储:
在Android不同版本上(尤其是分区存储/Scoped Storage),文件读写行为是否正确。
与系统文件管理器或其他应用的文件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