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动态 / 行业资讯 / 互联网 50 周年!这有它的一张“出生证明”
互联网 50 周年!这有它的一张“出生证明”
2019-11-01 作者:afterer 浏览次数:2142

2019 年 10 月 29 日是互联网的 50 周年,50 年前(1969 年 10 月 29 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将一个只有两个字母(LO)的数据包发送到斯坦福研究所的计算机上,这是互联网史上的第一个数据包,从此开启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步。

当时,Arpa 建立了一个称为 Arpanet (互联网的前身)的计算机网络,将全美各大学院校、政府机关和国防承包商的主机连接在一起。一个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生 Charley Kline,他想通过 Arpanet 远程登录到斯坦福研究院的主机系统(SRI),在试图输入登录命令时(login),系统只在接受前两个字母之后就崩溃了。虽然第二次尝试成功了,但留下的“Lo”信息意义特殊,这是第一条在网上传递的信息,它为最终产生的互联网奠定了基础。

两台主机的通信过程以书面形式被记录了下来,描述了他们在建立网络时所发生的详细情况,我们可以看到 22:30 有一个重要的信息:“Talked to SRI, Host to Host”。这张纸目前存放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档案馆里,某种意义上它被认为是互联网的“出生证明”。

(来源 Gizmodo)

从那以后的半个世纪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1 年万维网(World Wide Web)问世,更是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可思议的色彩,网上购物、最新的新闻、社交网络等等,极大刺激着人们的感官世界。

而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它就像粘在我们手上一样,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可以访问网络和流媒体服务,这一切都要感恩互联网的诞生。在互联网 50 周年的日子里,Vinton Cerf,谷歌副总裁兼首席互联网传播者,是现代互联网的设计师之一,他列举了他认为是互联网历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

  1. 1969 年 10 月 29 日:第一个数据包被发送。它是我们对业务分组交换技术的启蒙,使我们为互联网的后续发展做好了准备

  2. 1971 年:创建了网络电子邮件

  3. 1974 年:第一份互联网协议发布。Vinton Cerf 和 Bob Kahn 发表了论文"A Protocol for Packet Network Interconnection",文中对 TCP 协议的设计作了详细的描述。

  4. 1977 年 11 月 22 日:由3个不同网络(ARPANET、分组无线电网、分组卫星网)组成的互联网成功地问世了。

  5. 1983 年 1 月 1 日:ARPANET 从 NCP 协议切换为TCP/IP 协议,美国国防部将 ARPANET 分为军网和民网,渐渐扩大为今天的互联网。

  6. 1983 年:移动电话问世。尽管互联网和移动电话是并行开发的,但最终证明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技术。

  7. 1984 年:Cisco Systems 公司成立,随之而来的是商业路由器的到来,这使得不同网络的连接能够在计算机之间共享数据。

  8. 1991 年 12 月:万维网的发明引进了一种新的信息共享方式,对可访问性和实用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9. 1993 年:Mosaic 浏览器发布,这是国际互联网史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软件,也是通向我们今天所知网络的踏脚石。

  10. 1995 年:互联网泡沫。

  11. 1996 年:VoIP(Voice over IP)的诞生和 IPv 6 的发展带来了更好的成本效益体验。

  12. 1998 年: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ICANN)成立,该公司仍然是负责因特网治理技术方面的最重要机构之一。同年,Sergey Brin 和 Larry Page 创立了谷歌。

  13. 2005 年 4 月 23 日:YouTube 上传了第一段视频,标志着它的诞生。同时意味着不仅是电视台和广播公司,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创建和上传可共享的视频。

  14. 2007 年:第一部智能手机出世了,标志着两项革命性技术的碰撞:移动电话和互联网。

  15. 2012 年 6 月 5 日:IPv6 正式启用。

Vinton Cerf 对接下来的 50 年充满期待,他认为计算机通信将变得十分平常,就像是用电一样,但信息的传输将会进一步改善,而且速度会更快,有 5G 和光纤,以及数十亿的网络设备,在语音、手势和人工智能系统中具有更强的交互能力,他回望过去 50 年的成就,更加确定未来有无限可能。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病毒传播、信息暴露或是网络攻击等,有人称赞互联网,也有人抵制互联网,但事实证明当代人已经离不开互联网,我们想要把握好这把双刃剑,需要我们适度利用好互联网,端正自身思想,尊重多方言论,倡导文明礼貌,更要遵守法律。

参考:BetaNews

文章转载自 OSCHINA 社区




精彩推荐:

这些浏览器差异,测试跨浏览器兼容性时一定要注意

测试人员必备:全球最好用的7款Bug管理软件

盘点那些喜闻乐见的航空bug价事件

印象笔记被曝严重Bug,数百万用户数据恐遭泄露!

游戏Bug是一种怎样的存在?细数那些让玩家心情复杂的Bug!

热门标签 换一换
软件崩溃 稳定性测试 API测试 API安全测试 网站测试测评 敏感数据泄露测试 敏感数据泄露 敏感数据泄露测试防护 课题软件交付 科研经费申请 软件网站系统竞赛 竞赛CMA资质补办通道 中学生软件网站系统CMA资质 大学生软件网站系统CMA资质 科研软件课题cma检测报告 科研软件课题cma检测 国家级科研软件CMA检测 科研软件课题 国家级科研软件 web测评 网站测试 网站测评 第三方软件验收公司 第三方软件验收 软件测试选题 软件测试课题是什么 软件测试课题研究报告 软件科研项目测评报告 软件科研项目测评内容 软件科研项目测评 长沙第三方软件测评中心 长沙第三方软件测评公司 长沙第三方软件测评机构 软件科研结项强制清单 软件课题验收 软件申报课题 数据脱敏 数据脱敏传输规范 远程测试实操指南 远程测试 易用性专业测试 软件易用性 政府企业软件采购验收 OA系统CMA软件测评 ERP系统CMA软件测评 CMA检测报告的法律价值 代码原创性 软件著作登记 软件著作权登记 教育APP备案 教育APP 信息化软件项目测评 信息化软件项目 校园软件项目验收标准 智慧软件项目 智慧校园软件项目 CSRF漏洞自动化测试 漏洞自动化测试 CSRF漏洞 反序列化漏洞测试 反序列化漏洞原理 反序列化漏洞 命令执行 命令注入 漏洞检测 文件上传漏洞 身份验证 出具CMA测试报告 cma资质认证 软件验收流程 软件招标文件 软件开发招标 卓码软件测评 WEB安全测试 漏洞挖掘 身份验证漏洞 测评网站并发压力 测评门户网站 Web软件测评 XSS跨站脚本 XSS跨站 C/S软件测评 B/S软件测评 渗透测试 网站安全 网络安全 WEB安全 并发压力测试 常见系统验收单 CRM系统验收 ERP系统验收 OA系统验收 软件项目招投 软件项目 软件投标 软件招标 软件验收 App兼容性测试 CNAS软件检测 CNAS软件检测资质 软件检测 软件检测排名 软件检测机构排名 Web安全测试 Web安全 Web兼容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 web测试 黑盒测试 白盒测试 负载测试 软件易用性测试 软件测试用例 软件性能测试 科技项目验收测试 首版次软件 软件鉴定测试 软件渗透测试 软件安全测试 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 软件第三方测试报告 第三方软件测评机构 湖南软件测评公司 软件测评中心 软件第三方测试机构 软件安全测试报告 第三方软件测试公司 第三方软件测试机构 CMA软件测试 CNAS软件测试 第三方软件测试 移动app测试 软件确认测试 软件测评 第三方软件测评 软件测试公司 软件测试报告 跨浏览器测试 软件更新 行业资讯 软件测评机构 大数据测试 测试环境 网站优化 功能测试 APP测试 软件兼容测试 安全测评 第三方测试 测试工具 软件测试 验收测试 系统测试 测试外包 压力测试 测试平台 bug管理 性能测试 测试报告 测试框架 CNAS认可 CMA认证 自动化测试
专业测试,找专业团队,请联系我们!
咨询软件测试 400-607-0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