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环境下使用LoadRunner的Vuser脚本,主要通过部署负载生成器(Load Generator) 来实现,这和在Windows上使用VuGen录制和开发脚本有所不同。下面我将为你详细解析操作步骤、主要技术要点:
Linux负载生成器的部署和配置
在Linux上运行Vuser脚本的关键在于正确安装和配置负载生成器。
安装LoadRunner负载生成器
你需要从Micro Focus获取Linux版本的LoadRunner安装包。务必选择和你的Linux发行版和架构(如RHEL、Ubuntu的x64或ARM包)相匹配的版本。
安装过程通常涉及解压安装包并运行安装脚本。请严格遵循官方文档,并保证安装路径不能包含空格或中文字符。
启动和连接代理进程
负载生成器通过一个名为lr_agent的守护进程来接收Controller的指令并驱动Vuser执行。在场景运行前,你需要在Linux负载机上手动启动此进程:lr_agent -f。
在Windows Controller中,你需要将这台Linux负载机添加为负载生成器。添加后,右键点击该负载生成器并选择"Connect" 来建立连接。连接成功后,在Controller中其状态会显示为"Ready"。
支持的脚本类型和协议
并非所有VuGen脚本都能直接在Linux上运行,主要在于脚本的运行时模式(Run-time Settings)。
进程模式 (Process):不推荐,每个Vuser作为独立进程,资源消耗大,兼容性要求高的旧脚本
线程模式 (Thread):推荐,共享父进程内存空间,资源开销小,主流选择,支持大规模并发
对于协议,需注意:
推荐协议:Web - HTTP/HTML 协议是跨平台的绝佳选择。此外,Java、.NET (通过Mono)、Socket 等协议通常也能良好支持。
避免的协议:依赖于特定Windows组件或COM对象的协议,如GUI Virtual User、C# Vuser(非Mono环境),无法在Linux上运行。
环境配置和脚本调优
要让你的脚本在Linux上顺畅运行,还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设置脚本运行时模式
在VuGen中,务必通过 Run-time Settings → Miscellaneous → Multithreading 勾选 Run Vuser as a thread,将脚本设置为线程模式。
处理路径和文件分隔符
Linux使用正斜杠 (/) 作为路径分隔符。如果你的脚本中硬编码了文件路径(例如参数化文件路径),需要将其从Windows风格 (C:\Temp\data.dat) 修改为Linux风格 (/home/lruser/data.dat)。
依赖库和权限
保证Linux负载机上安装了脚本运行所需的所有系统库,例如Java脚本需要对应的JRE。
脚本及相关的数据文件需要有可执行权限。你可以使用chmod +x命令为脚本文件添加执行权限。
脚本调试和执行方式
当你的Linux负载生成器配置好后,可以按以下策略执行和调试脚本。
在Controller中执行场景
在Windows Controller中设计好场景,并将Linux负载生成器分配给需要在该机器上运行的脚本组。Controller会自动将脚本和相关文件分发到Linux负载机并启动Vuser。
日志分析和问题排查
在Controller中,你可以通过 Output窗口 查看来自负载机和Vuser的错误、警告等消息。
对于更深层次的问题,你需要登录到Linux负载机,查看Vuser运行时生成的详细日志。日志默认位于脚本的临时输出目录。
一个常见的问题是脚本在Windows上回放成功,但在Linux上失败。这通常是由于路径、依赖库或动态数据关联未正确处理造成的。请重点检查这些方面。
在Linux环境中使用LoadRunner Vuser脚本,主要是理解和Windows环境的差异并进行针对性配置:
关键是在Linux上正确部署和连接负载生成器。
脚本应优先选用线程模式和跨平台协议(如HTTP/HTML)。
务必注意路径分隔符、文件权限和系统依赖库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