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动态 / 测试知识 / 软件可用性测试历史概念?软件可用性测试的国际标准?软件可用性测试方法?
软件可用性测试历史概念?软件可用性测试的国际标准?软件可用性测试方法?
2025-10-23 作者:cwb 浏览次数:2

该产品可能是一个网站,软件,或者其他任何产品,它可能尚未成型。测试可以是早期的纸上原型测试,也可以是后期成品的测试。

可用性最早来源于人因工程(human factors)。人因工程又称工效学(ergonomics),起源于二战时期,设计人员研发新式武器时研究如何使用机器、人的能力限度和特性,从而诞生了工效学,这是一门涉及多个领域的学科,包括心理学、人体测量学、环境医学、工程学、统计学、工业设计、计算机等。

✅可用性测试的历史发展

第一次有记录的可用性测试出现在1981年。当时施乐公司下属的帕罗奥多研究中心的一个员工记录了该公司在Xerox Star工作站(Xerox 8010 Information System)的开发过程中引入了可用性测试的经过。不过由于一共只有大约25,000套左右的销售成绩,Xerox Star系统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商业失败案例。

1984年,美国财务软件公司Intuit Inc.在其个人财务管理软件Quicken的开发过程中引入了可用性测试的环节。Suzanne E. Taylor在其2003年的业界畅销书《Inside Intuit》中提到“在第一次可用性测试实例中,该做法后来已成为行业惯例,LeFevre从街上召集了一些人来同时试用Quicken进行测试,每次测试之后程序设计师都能够对软件加以改进。”Intuit Inc.公司的创立者之一的Scott Cook也曾经表示“我们在1984年做了可用性测试,比其他的人早了5年的时间。进行可用性测试和在已售人群中进行可用性测试是不大一样的,而且例行公事的去进行和把它作为核心设计流程中的一环也是很不一样的”。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应用,可用性测试已经成为产品(服务)设计开发和改进维护各个阶段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的价值在于初期及早的发现产品(服务)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在开发或投产之前提供改进方案,从而节约设计开发成本。而在产品(服务)的销售疲软或是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却无法及时精确的找到问题关键时,可用性测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通过可用性测试不但可以获知用户对产品(服务)的认可程度,还可以获知一些隐含的用户行为规律。

✅可用性测试的方法

所谓可用性评估,即是对软件“可用性”进行评估,检验其是否达到可用性标准。目前的可用性评估方法超过20种,按照参与可用性评估的人员划分,可以分为专家评估和用户评估;按照评估所处于的软件开发阶段,可以将可用性评估划分为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是指在软件开发或改进过程中,请用户对产品或原型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后收集的数据来改进产品或设计直至达到所要求的可用性目标。形成性评估的目标是发现尽可能多的可用性问题,通过修复可用性问题实现软件可用性的提高,总结性评估的目的是横向评估多个版本或者多个产品,输出评估数据进行对比。网站可用性测试包含的步骤有:定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安装测试环境,选择合适的受众,进行测试和报告结果。

✅可用性测试的国际标准

ISO/IEC 9126-1将可用性定义为“在特定使用情景下,软件产品能够被用户理解、学习、使用、能够吸引用户的能力” 【ISO/IEC 9126-1. Software engineering – Product quality – Part 1: Quality model[S].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2001.】。 ISO/IEC 9126-1阐述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软件质量的六个方面(见下图),依次为功能性(functionality)、可靠性(reliability)、可用性(usability)、有效性(efficiency)、维护性(maintainability)、移植性(portability)。ISO/IEC 9126-1将“使用质量(Quality in use)”作为广义的目标:满足目标用户和支持用户的使用质量,功能性、可靠性、有效性和可用性决定着目标用户在特定情景中的使用质量,支持用户则关心维护性和移植性方面的质量。目前ISO/IEC 9126-1有两个作用,首先是作为具体软件设计活动的一部分(可用性定义),其次是提供软件满足用户需求的最终目标。

国际标准ISO 9241-11将可用性定义为“特定的用户在特定的使用情景下,有效、有效率、满意的使用产品达到特定的目标”【ISO9241-11. Ergonomic requirements for office work with visual display terminals (VDT's) – Part 11: Guidance on usability[S].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1998.】。ISO 9241-11将可用性概括为三方面:有效性(effectiveness),用户使用系统完成各种任务所达到的精度(accuracy)和完整性(completeness);效率(efficiency),用户按照精度和完整度完成任务所耗费的资源,资源包括智力、体力、时间、材料或经济资源;满意度(satisfaction),用户使用该系统的主观反应,描述了使用产品的舒适度和认可程度。

Nielsen(1994)认为实用性(utility)和可用性(usability)构成了系统能否用来达到特定目标的因素,称为有用性(usefulness)【Nielsen J.可用性工程[M].刘正捷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6-24.】。可用性定义为“用户能否很好地使用系统的功能”,分为五个因素:可学习性(learnability),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使用系统完成相关任务;效率(efficiency),用户学会使用系统后,能够高效率地使用系统;可记忆性(memorability),用户在一段时间没有使用系统后,仍然能够使用系统;出错(errors),用户使用系统时能够少出错,系统必须防止灾难性错误发生;满意度(satisfaction),用户使用系统主观上感到满意。

Shackel(1991)将可用性定义为“按照人的功能特性,系统很容易、有效地被特定用户群使用,经过特定培训和用户支持,在特定的环境情景中,完成特定范围的任务”,并将可用性分为四个因素:有效性(effectiveness)、可学性(learnability)、灵活性(flexibility)、态度(attitude)。

文章标签: 可用性测试 软件可用性测试 软件应用测试 软件测试
热门标签 换一换
可用性测试 软件可用性测试 软件可靠性测试 可靠性测试 系统应用测试 软件系统应用测试 软件应用测试 软件负载测试 API自动化测试 软件结题测试 软件结题测试报告 软件登记测试 软件登记测试报告 软件测试中心 第三方软件测试中心 应用测试 第三方应用测试 软件测试需求 软件检测报告定制 软件测试外包公司 第三方软件检测报告厂家 CMA资质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产品登记 软件登记 CNAS资质 cma检测范围 cma检测报告 软件评审 软件项目评审 软件项目测试报告书 软件项目验收 软件质量测试报告书 软件项目验收测试 软件验收测试 软件测试机构 软件检验 软件检验检测 WEB应用测试 API接口测试 接口性能测试 第三方系统测试 第三方网站系统测试 数据库系统检测 第三方数据库检测 第三方数据库系统检测 第三方软件评估 课题认证 第三方课题认证 小程序测试 app测试 区块链业务逻辑 智能合约代码安全 区块链 区块链智能合约 软件数据库测试 第三方数据库测试 第三方软件数据库测试 软件第三方测试 软件第三方测试方案 软件测试报告内容 网站测试报告 网站测试总结报告 信息系统测试报告 信息系统评估报告 信息系统测评 语言模型安全 语言模型测试 软件报告书 软件测评报告书 第三方软件测评报告 检测报告厂家 软件检测报告厂家 第三方网站检测 第三方网站测评 第三方网站测试 检测报告 软件检测流程 软件检测报告 第三方软件检测 第三方软件检测机构 第三方检测机构 软件产品确认测试 软件功能性测试 功能性测试 软件崩溃 稳定性测试 API测试 API安全测试 网站测试测评 敏感数据泄露测试 敏感数据泄露 敏感数据泄露测试防护 课题软件交付 科研经费申请 软件网站系统竞赛 竞赛CMA资质补办通道 中学生软件网站系统CMA资质 大学生软件网站系统CMA资质 科研软件课题cma检测报告 科研软件课题cma检测 国家级科研软件CMA检测 科研软件课题 国家级科研软件 web测评 网站测试 网站测评 第三方软件验收公司 第三方软件验收 软件测试选题 软件测试课题是什么 软件测试课题研究报告 软件科研项目测评报告 软件科研项目测评内容 软件科研项目测评 长沙第三方软件测评中心 长沙第三方软件测评公司 长沙第三方软件测评机构 软件科研结项强制清单 软件课题验收 软件申报课题 数据脱敏 数据脱敏传输规范 远程测试实操指南 远程测试 易用性专业测试 软件易用性 政府企业软件采购验收 OA系统CMA软件测评 ERP系统CMA软件测评 CMA检测报告的法律价值 代码原创性 软件著作登记 软件著作权登记 教育APP备案 教育APP 信息化软件项目测评 信息化软件项目 校园软件项目验收标准 智慧软件项目 智慧校园软件项目 CSRF漏洞自动化测试 漏洞自动化测试 CSRF漏洞 反序列化漏洞测试 反序列化漏洞原理 反序列化漏洞 命令执行 命令注入 漏洞检测 文件上传漏洞 身份验证 出具CMA测试报告 cma资质认证 软件验收流程 软件招标文件 软件开发招标 卓码软件测评 WEB安全测试 漏洞挖掘 身份验证漏洞 测评网站并发压力 测评门户网站 Web软件测评 XSS跨站脚本 XSS跨站 C/S软件测评 B/S软件测评 渗透测试 网站安全 网络安全 WEB安全 并发压力测试 常见系统验收单 CRM系统验收 ERP系统验收 OA系统验收 软件项目招投 软件项目 软件投标 软件招标 软件验收 App兼容性测试 CNAS软件检测 CNAS软件检测资质 软件检测 软件检测排名 软件检测机构排名 Web安全测试 Web安全 Web兼容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 web测试 黑盒测试 白盒测试 负载测试 软件易用性测试 软件测试用例 软件性能测试 科技项目验收测试 首版次软件 软件鉴定测试 软件渗透测试 软件安全测试 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 软件第三方测试报告 第三方软件测评机构 湖南软件测评公司 软件测评中心 软件第三方测试机构 软件安全测试报告 第三方软件测试公司 第三方软件测试机构 CMA软件测试 CNAS软件测试 第三方软件测试 移动app测试 软件确认测试 软件测评 第三方软件测评 软件测试公司 软件测试报告 跨浏览器测试 软件更新 行业资讯 软件测评机构 大数据测试 测试环境 网站优化 功能测试 APP测试 软件兼容测试 安全测评 第三方测试 测试工具 软件测试 验收测试 系统测试 测试外包 压力测试 测试平台 bug管理 性能测试 测试报告 测试框架 CNAS认可 CMA认证 自动化测试
专业测试,找专业团队,请联系我们!
咨询软件测试 400-607-0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