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品如何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验收测试
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软件验收测试,意味着-测试需遵循一套权威、统一的框架和方法。中国软件验收测试最常-依据的国家标准是 GB/T 25000.51-2016《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 第51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该标准为评价软件产品质量提供了科学的-细则。
以下是依据-该标准开展验收测试的具体-要求:
一、 确立-以质量的验收标准
GB/T 25000.51是提供了一个详尽的软件产品质量模型。验收测试应围绕定义-的特性展开,而非零散-的功能点检查。主要包含以下特性,每-个特性都对应具体的验收-细则:
1.功能性适合度:验证功能是否满足明示和隐含的-需求。
2.完整性:软件是否实现了所有规定-功能。
3.正确性:功能能否产生正确、符合预期的-结果。
4.依从性:是否遵循与功能相关的标准、规范或-法规。
5.性能效率:验证软件在特定条件下的资源消耗和时间-响应。
6.时间特性:响应时间、吞吐率、完成事务所需-时间。
7.资源利用率:CPU、内存、网络带宽等资源的占用情况。
8.并发容量:软件所能处理的最大并发用户数、数据量等。
9.兼容性:验证软件与其它软硬件环境的协同工作能力。
10.共存性:与其它软件共享环境资源时无冲突。
11.互操作性:与其它系统成功交换信息并利用所交换-信息的能力。
12.易用性:评-估用户学习、操作软件的便利程度。
13.可辨识性:用户能否容易地识别界面元素及其-功能。
14.易学性:用户能否快速掌握软件使用方法。
15.易操作性:用户能否方便地控制软件运行。
16.可靠性:验证软件在规定条件和时间内维持其性能-水平的能力。
17.成熟性:避免因软件故障而引起失效的能力。
18.可用性:软件在需要时可投入运行的程度。
19.容错性:在出现故障或违反指定接口的情况下,维持-规定的性能水平的能力。
20.信息安全性:验证软件保护信息和数据的能力。
21.保密性:确保数据仅能被授权访问。
22.完整性:保护数据不被未授权篡改。
23.维护性:评估软件可被修改的-能力(对验收测试而言,主要关注日志、诊断等)。
24.可移植性:评估软件从一种环境迁移到另一种环境的-能力。
二、 执行标准化的测试流程
需求与标准对标:将项目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每一项要求,形成《验收测试质量要求核对表》。
设计结构-化测试用例:针对每个质量特性设计-测试用例。例如:
功能性:使用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等技术-设计用例。
性能效率:根据需求设计负载测试、压力测试、耐力测试场景。
安全性:进行漏洞扫描、渗透测试。
环境标准化:测试环境应独立、可控,并-详细记录其配置,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重现。
执行与记录:严格按用例执行,客观记-录所有-测试数据、输出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对任何偏离预期的-现象,均-按照标准定义的严重级-别进行分类记录。
结果评价与报告:基于测试数据,对照-质量模型中的每个要求项进行逐项评价。形成《软件验收测试报告》,报告结构应与国家标准建议的格式保持一致,清晰陈述对每个-质量特性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