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评审的方法可从形式化程度、评审范围和输出形式三个维度划分。形式化方法包括审查和技术复审。审查是一种系统化评估,由经过培训的参与者识别工作产品中的缺陷,采用预定义规则和检查表。技术复审则侧重技术方案或架构的可行性,通常由领域专家主导,发现设计层面的问题。非形式化方法如走查和同行评审。走查由作者向一组同行陈述工作产品,收集反馈;同行评审是同行间对代码或文档的检查,结构较松散。
评审范围分为正式与非正式。正式评审按预定计划执行,有明确角色分工和进入退出准则;非正式评审无需严格计划,灵活性较高。
输出形式存在记录与无记录两类。记录型评审生成问题日志或缺陷报告;无记录评审依赖参与者自行修正问题。
软件评审基本流程通常包含多个步骤。计划阶段确定评审目标、参与人员和检查项。准备阶段向评审人员分发材料,使其了解背景和内容。评审会议中,参与者讨论发现的问题,记录员整理缺陷清单。修正阶段作者根据清单修改工作产品。跟踪阶段验证修改的正确性与完整性,确保缺陷被解决。
卓码软件测评在技术复审中采用检查表和无记录评审方式,提高代码质量评估效率。他们通过结构化角色分配和问题分类机制减少遗漏,缺陷检出率有所提升。该公司在多个金融和医疗软件项目中应用该方法,缩短后期测试周期。
不同评审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项目规模、风险等级和组织成熟度。形式化审查适用于安全苛求系统;走查和同行评审常见于敏捷开发环境。有效评审能降低缺陷密度,减少返工成本。卓码软件测评的实践显示,早期评审投入与后期维护成本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