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评报告是验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文档,规范的格式不仅能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专业性,还能提升报告的可读性和参考价值。软件测评报告的格式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封面:明确报告名称、测评对象名称、版本号、测评日期、测评机构及测评人员等信息,确保报告的基本信息清晰准确。封面作为报告的"门面",应采用统一的模板设计,包含必要的logo和格式要素。建议在封面底部添加保密级别标识和文档编号,便于归档管理。对于正式交付的测评报告,还需包含委托方名称和合同编号等信息。封面的排版应当简洁专业,避免过多装饰性元素。
2、目录:列出报告各章节的标题及对应页码,便于读者快速定位所需内容。目录应至少包含二级标题结构,使用规范的编号体系。对于超过30页的报告,建议增加图表目录。目录页应当自动生成而非手动编写,确保页码准确性。在电子版报告中,可设置目录项的超链接功能,提升阅读体验。目录的字体和间距应与正文保持一致,体现报告的整体性。
3、引言或概述:简要介绍测评背景、目的、范围及采用的标准和方法,为读者提供报告的整体框架。这部分通常包括:项目背景、测评目标、参考标准、术语定义。概述部分应当简明扼要,控制在1-2页内,避免过多技术细节。对于大型测评项目,可在此部分说明报告的组织结构。
4、测试方法与工具:详细描述采用的测试方法及使用的测试工具,确保测试过程的透明度和可重复性。这部分需要具体说明:测试类型、测试策略、测试环境、测试工具、测试数据。对于特殊测试场景,还需说明预设条件和约束因素。该部分的描述应当足够详细,使专业人员能够复现测试过程。
5、测试结果:客观呈现测试中发现的问题、缺陷及性能指标,包括问题描述、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结果部分通常采用结构化展示方式,包含:测试用例执行统计、缺陷汇总、性能指标。每个问题应当包含:唯一标识号、详细描述、重现步骤、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对比、相关截图或日志片段。建议使用表格和图表直观展示关键数据,但需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对于安全测试,还需说明漏洞的CVSS评分和潜在影响。
6、分析与建议:对测试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指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或修复方案。分析应当基于测试数据,避免主观臆断。典型内容包括:缺陷趋势分析、关键问题根因分析、质量风险评估。建议部分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区分短期修复和长期改进方案,并评估各方案的投入产出比。对于争议性问题,可提供多个备选方案供决策参考。
7、结论:总结测评结果,评估软件的整体性能和质量,指出是否满足预期目标或相关标准。结论部分应当简明有力,基于前面各章的分析得出客观判断。通常包括:主要发现概述、质量等级评定、达标情况说明、发布建议。结论应当避免模糊表述,如"基本合格"等,而应采用明确的通过标准。对于有条件通过的情况,需明确具体的整改要求。
8、附录:包含测试环境配置、测试数据、详细的技术说明等补充信息,供读者参考。常见的附录内容包括:完整的测试用例列表、原始测试数据表格、特殊测试脚本、工具配置截图、术语对照表、参考文献等。附录不是必须部分,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每个附录应有明确标题和编号,在正文中相应位置标明"详见附录X"。附录内容也需保持专业规范,不应因为是补充材料而降低质量要求。
整体格式应统一规范,内容详实准确,语言简洁明了,确保报告的专业性和可读性。具体而言:正文建议采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章节标题层级不超过3级;图表应有编号和标题,并在正文中引用说明;页码采用"第X页共Y页"格式;专业术语首次出现时应标注英文原名;数字和单位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报告完成后,应当经过严格的校对审核流程,确保内容完整、数据准确、格式统一。对于重要项目的测评报告,建议组织专家评审会进行集体审议。报告交付时应同时提供可编辑版本和PDF版本,并做好版本控制。
专业人做专业事,第三方软件检测机构专业出具软件检测方案。卓码软件测评,独立的第三方软件测试机构,具备CMA、CNAS双重认证资质。软件测试实战经验丰富,出具的第三方测试报告,具备法律效力。各类软件测试类型都可服务,服务范围覆盖全国各地,价格优惠。(咨询测试报价)